漢服、古琴、制燈、祈福、走橋......在三國遺址公園誡子學堂過元宵節!
踏浪旅游網 發布時間:2022.02.24
正月十五,俗稱上元,與七月十五中元,十月十五下元合稱三元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俗曰元夕,曰元夜,曰元宵,曰燈節。 正月望日夜游觀燈,早在漢代即有此俗,漢魏之后元宵節真正成為全國民俗節日,更在唐宋時期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。論上元之盛事,無外乎民間各門懸燈結彩,煙火花爆,各呈奇巧,兒女遍游坊市,對故事,里巷般演等......2022年2月15日,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誡子學堂舉辦了盛大的元宵雅集活動。 誡子學堂的元宵節雅集《臥龍》懷古,束發讀詩書,臥龍懷遠志,一千七百多年前,三國分立,群雄逐鹿,諸葛孔明躬耕從未忘憂國,羽扇綸巾赴征程。六九上元佳景多,清風明月入懷抱,與君同聽《臥龍吟》。
接下來是上元文化講座,火樹銀花元夕夜,彩燈萬盞熠霞流...良辰美景多宏愿,圓月昭昭照九州。為深入了解古代上元節盛況,雅集特邀合肥三國新城遺址公園三國歷史文化研究顧問、秋浦書院院長、儒者姚舜雨老師旁征博引、深入淺出的剖析古代元宵風俗流變。

學堂里的三國燈謎競猜更是黃口不讓鬢皤,元宵佳節,帝城不夜,春宵賞燈之會,百姓雜陳,詩謎書于燈,映于燭,列于通衢,任人猜度,所以稱為“燈謎”。本次元宵節,在誡子學堂內外,走廊內,庭院里,張燈懸謎,眉纖靚女、黃口幼童、氣壯男兒競顯身手。
祈福納祥
元宵,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也是一元復始,大地回春的時節。漢代便從西域傳來元宵節燃燈表佛,祈福納祥的習俗。眾雅集客在祈福帶上,虔誠寫下自己的新年心愿,集體禱祝,懸于三國故地誡子學堂連廊庭院,樹梢枝頭,共祈天官賜福,平安順遂。 
素手傳柑
北宋上元夜宮中宴近臣,貴戚宮人以黃柑相贈,謂之“傳柑”。[傳柑]。東坡《上元侍飯端樓》:“歸來一點殘燈在,猶有傳柑遺細君?!庇H人之間、朋友之間互相傳柑,以傳遞友情、表達祝愿、相互陪伴。 
手作花燈
元宵夜張燈結彩,熱鬧非凡,而能夠在元宵節,靜下心來,與愛人、與孩子,和同伴一起親手制一盞萌虎花燈,大家展示著自己扎制的花燈趣味橫生、體驗感滿滿。一只只可愛的小老虎伴隨著五彩斑斕的閃爍燈光,也能夠照亮我們的歸途。 
共同吟唱《子衿》
“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。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后”,古時上元節亦是一年中男女相見的好時機。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??v我不往,子寧不嗣音?我們一起聽、一起唱來自古老《詩經》最純真的吟唱,傾訴心底的甜蜜!提燈走橋
最后,在壬寅年的元宵節大家一起提燈走橋,自古有“走三橋,保平安”的說法。在古意盎然的三國城,在導師的帶領下,親們手持燈籠照亮前途,緩步靜心走過三座橋,祈求平安康泰,順意吉祥。 
